304am永利集团


Special topic 热点专题

重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二大看点权威解读!房住不炒定位不动摇、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

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定调来年宏观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来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对2022年的经济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


此次会议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还提出要“加大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业内人士分析,以注册制改革为核心的资本市场全面深改将在明年加速推进。


与此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传递出了哪些重要信息和政策信号?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了会议十二大看点,第一时间连线专家进行权威解读。


看点1:首提七大政策组合 强化政策针对性


会议提出,一是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二是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三是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四是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五是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六是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七是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这是首次提出七大政策组合,即宏观政策、微观政策、结构政策、科技政策、改革开放政策、区域政策、社会政策。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表示,此次会议突破了往年的宏观、微观和社会政策三大政策的组合,明确提到了七大政策,对不同领域进行定调,反映调控能力和精准度在提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认为,当前面临空前复杂的形势,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即会议提到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政策方面必然要突破过去模式,提高针对性。


 “从中央部署来看,经济工作对总量平衡的安排显著增强了,对供给和需求平衡的重视显著增强了,对需求不足的认识显著增强了,并且都做出了针对性安排,强调有效性。”他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俊伟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亮点之一,就是结构性政策更加强调“畅通经济循环”,在疫情冲击、世界大变局的背景下,强调突破堵点,打通产业链,确保经济循环畅通高效,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看点2:财政、货币政策协调联动


会议提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


国际金融专家赵庆明认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这一新提法,在当前背景下,被赋予了丰富的意义。


他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必然选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联动,才能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最大效果;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有机结合,才能保证经济持续运行在合理区间。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考虑到国内需求仍处于恢复阶段,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海外疫情存在反复,海外经济复苏路径仍不够清晰,国内需要财政、货币等方面的政策协同联动,提升政策实施效率,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环境。


看点3:货币政策强调灵活适度


会议提出,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国内货币政策将延续稳健的基调,同时更强调灵活适度与结构优化,根据宏观经济环境变化,货币政策作出预调微调。他预计,明年货币政策将延续稳健格局,更强调结构优化、精准有效,与政策间协调,确保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为深化改革营造适宜的环境。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结合近期央行降准的操作来看,明年货币政策大概率将维持稳健,同时将主要倚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使用,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制造业以及绿色发展等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


唐建伟表示,后续不排除还有降准可能性。但在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大背景下,明年降息的概率整体偏小。


看点4: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


会议提出,要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全面注册制的推进是我国证券市场迈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全面实施注册制将促进金融市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随着全市场注册制的实现,资本市场将能够更充分地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将更多资源向符合国家战略的产业、科技产业、新兴产业集中,更好推动实体经济、推动创新企业发展,资本市场对成长型、创新型企业的服务功能也将进一步提升。


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王涵表示,全面实行注册制是“十四五”时期资本市场改革和制度建设的关键抓手。全面实行注册制后,资源能够更好在市场中进行有效配置,整个社会资源将可进一步向优质企业倾斜,这对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支持科技创新、实现经济转型有着重要意义。


看点5:为资本设置“红绿灯”


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


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王涵表示,资本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资本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资本往往有更高意愿进入到经济、社会中更高效的部门或行业,客观来看,其介入能够推动社会经济以较快速度发展;另一方面,资本也有消极作用,从本质上说,资本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如果投向优质企业或技术型企业,这有助于社会发展。但资本如果进入垄断性行业,只为达到利益最大化,无疑是不利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


王涵表示,如果资本过度扩张,或者投资过于短期化,也会导致社会资源配置出现畸形化的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是非常有必要的,要趋利避害,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地发展。


看点6: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


会议提出,加大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认为,全球疫情时期,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资本市场在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方面,作用非常重要。


他表示,“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一方面,要加大金融市场对中小微企业针对性的支持力度,金融机构要更加深入地研究不同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特点,确保信贷资金平稳投向实体经济,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社会的综合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应当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建设,提升市场运行效率,优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各项制度安排,补齐服务中小微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类企业的短板。


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王涵表示,中小微企业在经济社会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中小微企业解决了较多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很多具有成长潜力的创新型企业,都是从中小微企业发展而来的。同时,不得不关注的是,中小微企业规模体量较小、有其自身经营特征,往往风险承受能力也比较低。


他认为,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首先需要确保企业本身的经营能够扛住突发的外部风险。其次,从现阶段的政策层面来看,一是应当推进减税降费,降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二是应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使其能够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得到相应回报。


看点7:支持基建“超前”发力


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的支持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严肃财经纪律。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积极财政政策向稳健有效政策逐步转变,减税降费政策重点转向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制造业基础壮大、风险问题化解等关键领域、关键环节,提升财政政策的稳健性和针对性。”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解读称,逆周期跨周期调节在未来一个时期还应发挥重要作用,以激发内需活力,扩大消费动能,实现消费对投资、对改善人民生活、对保持经济长期发展活力的关键性作用。    


巨丰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朱振鑫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财政政策关键是“更加注重精准”,表内增量不大,表外继续发力,支持基建“超前”发力。


朱振鑫进一步表示,过去两年地方政府专项债放量发挥了很大作用,2020年专项债新增额度3.75万亿元,2021年新增3.65万亿元,远高于2018年的1.35万亿元和2019年的2.15万亿元。预计2022年专项债仍会保持强度,并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提升效能以稳定经济,发力的方向主要是新能源、交通、保障房等基础设施项目。


看点8:精准拆弹 抓好风险处置工作


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抓好风险处置工作,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压实地方、金融监管、行业主管等各方责任,压实企业自救主体责任。化解风险要有充足资源,研究制定化解风险的政策,要广泛配合,完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排雷”。要提高认识,统筹兼顾,协调各方面,做好预案,防止在处置其他领域风险的过程中引发次生金融风险。


“金融市场具有脆弱性、敏感性和外部性,近年来接管部分金融机构等举措已经充分反映了这些特点。”董希淼表示,因此,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必须充分考虑金融市场的承受能力,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中逐步排除相关金融风险。


他表示,未来一段时间,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既要坚定信心和决心,又要把握好力度和节奏,坚决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在此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三个方面问题:一是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对中小银行的支持,维护好银行体系稳定;二是稳妥推进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等措施,实现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三是压实地方政府责任,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蔓延到金融体系。


看点9:房住不炒定位不动摇


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记者表示,会议重申“房住不炒”的定位不会变。这意味着,无论后续对于刚需和改善型购房需求如何支持,炒房和投资投机的购房需求已经没有支持和市场。所以,各地在后续理解政策的时候,即便可以放松政策,也要严格守住这条红线。


严跃进表示,此次会议首提“预期引导”,预示着接下来在预期管理和引导方面会有新的动作。包括后续在稳房价方面,各类土地供应会持续跟进,以进一步稳定市场的预期。同时,房地产市场秩序的整顿工作也还会推进,对于各类炒作房价和引起预期不稳的行为会进行严管。


此外,严跃进还提到,会议提出了“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这意味着房地产的发展模式面临新的探索,依赖土地和房产增值来发展,显然也不可行。除了租购并举、长租房、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发展外,未来对于存量市场的房地产发展模式、房地产税的推进等,都会有各类新的政策,值得期待。


看点10: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投资 


会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制度型开放,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投资,推动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崔卫杰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引资规模保持增长,引资结构持续优化,成效好于预期,高新技术和服务业领域外资快速增长,但制造业领域外资增速下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投资,推动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这既是我国长期以来重视外资工作的自然延续,也有助于我国进一步推动跨国公司投资中国,特别是有助于推动制造业领域利用外资。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增“制度型开放”的表述,更加强调未来我国的开放是可预期的、透明的开放,“引进来”也更注重高水平、高质量吸引外资,并且要落实外资准入后国民待遇,在政府采购、资质许可、标准制定等方面,依法平等对待内外资企业。


看点11:坚定不移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会议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要科学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防止简单层层分解。


“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是用能管理手段的变革,对用能单位的管理开始从源头用能管制向末端碳排放控制转变,在满足经济发展能源需求的前提下,快速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能源资源环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毛涛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他说,基于我国能源结构和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明确了要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传统能源的逐步退出,并明确现阶段能源工作的重点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以及煤炭和新能源的优化组合。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先立后破,坚持能源安全的底线。在保证一个比较完整的煤电系统下,防止风光等新能源不稳定性带来的冲击,从而实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不管是煤炭绿色低碳还是清洁能源发展,都强调了技术发展的重要性,而这些最后都需要降本的实现。


看点12: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会议提出,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加快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北京高精尖科技开发院院长汪斌表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从根本上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畅通国内大循环,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促进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高端要素向实体经济汇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的竞争力,数字化是一个重要抓手。”汪斌说。


博览财经首席经济师李宏图认为,智能制造转型是大方向、大趋势,但同时也要看到,与数字化的目标相比,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在产业基础方面仍有瓶颈。特别是目前高端芯片、高档数控机床、高端生产设备以及CPU等核心零部件,还较大程度依赖进口。为此,现阶段亟需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努力补齐短板。


(本文转自公众号:上海证券报)


Home
304am永利集团